蒙台梭利3-6岁阶段
       3-6岁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这种强大的智力吸收能力使得孩子能够习得母语、提高行动能力、内化秩序。玛利亚蒙台梭利观察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段“敏感期”。当处于敏感期的孩子接受到外部环境中的某种刺激后,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灵敏性便会受到激发,使他们能够快速习得知识与技能。对于所有孩子来说,敏感期几乎总是出现在同一年龄段。这是一个能让孩子最大化提升其某种技能或知识的时期。
       3-6岁孩子会经历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应用蒙氏哲学与蒙氏教具,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吸收知识、持续自我构建之路。蒙氏学前教育主要分为四个主要板块:日常生活、感官、语言和数学。除此之外,创意艺术、音乐、科学、地理与文化等领域也是蒙氏学前教育的重要学习范畴。第一发展阶段孩子的核心发展驱动力是对孩子自己第一文化的习得。
        蒙氏学前教育环境能够广泛地支持这种动力,将整个世界呈现在孩子眼前。蒙氏教育使用地球仪、地图、地理模型、歌曲、多文化生活图集等教具,致力于帮助孩子成长成为一名具有开阔视野和全球化思维的人才。

       日常生活
        蒙氏学前教育中的日常生活部分起到联结孩子家庭与学校的纽带作用。孩子寻求秩序和独立的渴望表现在对各种教具的使用和对各项活动的参与上。这些教具和活动能够训练孩子的小肌肉发育,并帮助孩子掌握其他在将来操作更复杂的蒙氏教具时所需要运用到的学习技能。日常生活教具要求孩子掌握精确动作,这能够促使孩子集中精神,不受外界打扰地、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工作,并顺利完成整个工作周期,收获自信与满足感。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四个部分:动作教育、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和社交礼仪。
       感官
       在孩子发育的早期,他们便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秩序感。他们积极地寻找涉及到配对、排序与分类技能的工作机会。蒙氏感官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把通往世界的“钥匙”,一种增强领悟力的手段,和一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抽象思维的理解力。感官教具能令孩子体验到相似或不同物体间的区别。稍后,孩子能够学习如何给一系列具有规律性区别的物体排序与分类。每一套教具都是一套孤立了某种基本感官特质的相似物体,这些特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质感、温度、体积、音调、重量及味道,等。精准的语言,如大/小,长/段,粗糙/细腻,圆形,正方形,立方体等,在感官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孩子对世界的意义更加明了。
       语言
        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不应当分开来教。学前孩子时刻沉浸在在母语氛围中。蒙氏教育法为了促进这一发展,精心设计了一套周密的教育方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唱歌、做游戏、诗朗诵、讲故事、操作分类语言卡,等),孩子在出生后习得的口语将在蒙氏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精练。
       对书写的间接准备始于日常生活练习与感官训练。在孩子对语音的区分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肌肉运动与小肌肉活动也同时得到发展。在这样的口语背景下,蒙氏教师便开始向孩子介绍汉字符号。孩子不仅能够听见、看见符号,更能通过砂纸笔画触摸到语音。在孩子习得大量笔画后,他们将学习使用可活动汉字符号教具。学生可以使用这些硬纸质或木质的笔画来拼写他们自己的名字、词组,甚至是小故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他们也会逐渐懂得欣赏语言的神秘力量。接着,孩子们也会接触到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语法等复杂语言知识的其他教具。在孩子掌握语言书写方式后,他们便有了阅读故事的能力。随后,他们便可以独自阅读,或阅读给他人听。
       数学
        数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门用来理解与表达随处可见的数量关系的语言。孩子能通过接触具体事物逐步过渡到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在感官练习中,孩子的数学心智已被唤醒。他们在感官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了距离、尺寸、刻度、一致性、相似性与顺序等的数学概念,并将在数学课程中进一步学习方程、四则运算等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几何、代数和算术是紧密相连的,在蒙氏课程中也是如此。比如,金色串珠工作(golden beads)的目的在于强调十进制系统的数量关系、几何关系与空间关系。孩子能够通过操作教具,轻松愉悦地习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逐渐理解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

联系地址:渝北区东湖南路6号东湖雅苑小区内

邮 箱:312977490@qq.com

联系电话:023-88503458

Q Q:312777490

©20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指引科技